穿越深中通道 ⑭ 近水楼台先得月 向阳花木易为春 来源:bob体肓    发布时间:2023-12-28 05:51:03  点击:1 次

  中山从改革开放到“工业立市”的20年,不仅有市属工业“中山舰队”扬起风帆,同时期的乡镇里,一只只小船也劈波斩浪,一个个致富梦想在中山乡镇大地萌发变为现实。

  如今,在改革开放后全国首个“亿元村”小榄永宁发展历程展览馆,记录那段岁月的老照片留下了该村经济发展重要节点——1984年,永宁与香港榄镇同乡会名誉会长麦克贞合资成立了永大胶粘制品厂有限公司,并在他帮助下进口了设备。可以说改革开放初期,旅港乡亲对中山各乡镇的经济发展帮助很大。在发展村一级集体企业的同时,永宁又扶持发展下辖自然村一级的集体经济,逐步形成“村组”两级工业体系,高峰时共有较大规模企业380多家。

  那时候的乡村里,个体“老板”也开始“大众创业”。古镇海洲人袁达光等到香港亲戚家出差探亲,被香港的灯饰所吸引,于是买回壁灯,通过模仿,1982年做成了古镇第一盏真正意义上的商品壁灯。古镇政府做出“不与民争”的决策,让出空间给青年、农民创业,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夫妻店、兄弟厂,古镇青年当“老板”,蔚然成风。

  乡镇企业,利用毗邻港澳优势,借助旅港澳乡亲帮助,发展外向经济,汇入百舸争流的市场经济大潮当中。小镇青年、洗脚上田的农户,掀起万众创业的热情。正是乡镇经济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后来中山专业镇、民营经济壮大成长的基础。

  在西环高速小榄支线”的四面招牌在厂区里高高伫立,彰显着企业39年的发展历史。与永大厂房一路之隔,是永宁“工改”现场。一片已拆除锌铁棚的空地未来将建成华帝厨电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园项目,华帝股份准备在此投资超10亿元。其他的锌铁棚,永宁也将在年内进行拆除,用于产业升级。

  “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开门见鱼塘’,后来办工业,搞物业,村集体经济蒸蒸日上。”在永宁社区居民委员会,陈继华这样告诉我们。年逾70的他,年轻时退伍便回到永宁工作,1983-1992年一直担任村委委员,见证了永宁的发展。

  1980年,永宁大队成为全国首个“千万富翁乡”,1986年又成为全国第一个亿元村;1993年永宁工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成为“全国十大首富村”,这条致富道路怎样走出来?“李汉章老书记带领我们,一直坚持‘农工商融合’发展,哪怕被批评‘砖厂烟囱高,甘蔗矮’。改革开放之初,永宁能走在(全国)前列,离不开之前打下的基础。”陈继华说。

  永宁是小榄的开埠之地,有800多年历史。改革开放前,永宁大队人多地少,靠单一的农业经济,群众吃饱都困难。大队支部书记李汉章坚持实事求是,“为了农业办企业,办了企业支援农业,从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逐步改善社员生活”闯出了一条适合永宁实情,振兴永宁的农工副综合发展的致富路。如今在永宁发展历程展览馆,能读到他的故事,1980年,李汉章在工作中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3岁,村民为其换衣衫入殓时,竟然找不到一件像样的衣服,大家都难过得流下眼泪。他将务实的作风留了下来,在永宁发展问题上,历届班子都更注重实际和实现长远的发展。因为坚持实事求是,农工副并举,改革开放前,其他乡村鲜有工厂企业时,永宁已有农副厂、制锁厂、塑料厂、电子厂、制衣厂、五金厂等20多家,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企业管理和业务骨干;1978年全永宁的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71万元,工副业产值291万元,占43.3%。

  识时务者为俊杰。到了改革之初,人们还没从过去计划经济的思想藩篱中走出来,永宁人却甩开膀子干起来。1984年,《羊城晚报》的《广东乡镇企业状元永宁乡今年更发达》报道,记录了当时场景:全乡1.2万农业人口,6成劳动力务工、经商、搞建筑、运输、办饮食服务业。去年该乡15家企业的总收入1712万元,在全国仅次于天津市的大邱庄,在省内独占鳌头。过去几年,他们广开生产门路,陆续办起红砖、农副产品加工、鱼苗、观赏鱼、建筑、饮料、服装、针织、五金、塑料、玩具、纸箱、电珠、电器等行业。由于产品对路,厂厂兴旺……

  “你看,这位就是麦克贞。”陈继华和我们一起走进永宁发展历程展览馆,在“侨情侨史”的篇章停留下来。顺着他所指,我们看到了当年永大粘胶制品厂有限公司成立时拍的一张合影,照片中穿着灰色笔挺西装的麦克贞笑容可掬。通过介绍,我们了解到,改革开放之初,麦克贞等旅港乡亲不仅率先回乡兴办工厂,还捐赠办学,推动家乡各项事业发展,对永宁的发展影响很大。

  永宁村与港商合作,共同投资引进先进设备,建起永大胶粘制品厂,成为小榄镇第一家合资胶粘制品企业。给予投资支持的,正是香港大华行董事长、香港榄镇同乡会名誉会长麦克贞。陈继华告诉我们,当时还缺设备,也是麦克贞帮忙引进的。合资企业带来的还有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生产技术方法,1984年筹备,1985年投产,当年便注册了“永大牌”商标,第一年就收回投资成本。随后的五年,永大克服了设备不足、产品单一、营销模式落后等难题,增加投入,扩大成集团性企业,到1996年永大集团总产值达到8000万元,居全村集体企业之首。

  采取自办、联办或“三来一补”的形式,永宁集体企业迅速发展。同时,永宁还注重辖下自然村一级集体经济,逐步形成“村组”两级工业体系,高峰时,共有较大规模企业380多家。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通过优胜劣汰和“关、并、转”,1998年剩下30多家有规模和竞争力的企业。1999-2000年,永宁将20多家中小型企业转制,只保留4家大企业及4家涉及民生事业的单位。

  4家大企业分别是:永大(中山)有限公司、永宁薄膜制品有限公司、永安电力有限公司、永一胶粘制品有限公司。永宁社区党委副书记伍志昌告诉我们,如今四家集体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产值最高的超过10亿元。

  伍志昌3年前回到永宁工作。在他看来,永宁人谋求行稳致远、共同致富的思路,一直没有改变。先富之后,如何继续保持可持续发展?他们这一届的永宁班子一直在思考。永宁薄膜将向“总部企业”发展,计划在湖北孝感安陆市投资项目,利用当地原料、能源、运输等优势,进一步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壮大发展村集体企业的同时,集体物业出租也朝着“保增长,稳收入”目标前进,股民分红保持逐年稳步上涨。

  “灯饰电器千万种,建材木头满河海;花卉苗木全国种,废品加工一条龙。”1994年,南方日报的记者在报道中,用一句顺口溜描述了当时古镇的风貌。那时,公路两旁是连绵三四公里的花木长廊;尽头是“灯饰城”,展销店一间连一间;曹步村有木材市场,还有废品加工一条街。个体经济,让古镇人富起来。

  林毅夫曾在一篇文章里写道:什么叫具有企业家精神呢?发现市场上有什么需求、什么获利机会,就组织生产、把商品拿到市场上卖,抓住获利的机会,而且敢冒风险。当年的古镇人,就有这样的特点。

  “花卉苗木全国种”,古镇花卉苗木种植要早于灯饰产业发展。《中山市古镇镇志》记载,1980年,古三大队仅花木一项,平均每户收入已达4650元,全大队出现万元户30多户,超双万元户8户。2019年,记者在采访老一辈花木人、古镇人林其泽时,他讲述了自己的致富经历。

  泽叔20世纪70年代即在村里的花木场打工,十八岁到市里林业部门工作。当时身边已有工友自主创业,成为最早的“苗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最早一批的花木人已开始从“坐商”变“行商”,近则在珠三角及广西海南片区,远则到北上广销售花木。泽叔也加入了“行商”的队伍。他回忆说:“刚开始,骑辆28寸自行车,驮着200多斤的大箩花木,到顺德、珠海去卖。装花的大箩用铁枝织成,长1米多,坚固耐用得很。后来,走得更远一些,就骑自行车,再赶长途大巴班车,到广西去卖花木。品种多为米兰、茉莉花、蒲葵树。再后来,去海南买人家的九里香回来古镇栽培。从没有本钱到慢慢积累投入,从进货转为自己种植,成为苗商。”最早一批“行商”花木人有的走得更远,“赚了大钱”。

  “灯饰电器千万种”是古镇人在改革开放之初,抓住机遇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初,古镇家用电器厂(镇属企业)供销员在出差时,发现市场对台灯的需求,用一根电线,一条弯管、一个灯泡加灯座,该厂生产出最初、最简易的台灯。后来另一家镇属企业,又生产出环形小灯管。古镇第一盏商品壁灯,则在海洲诞生,古镇海洲人袁达光到香港亲戚家出差探亲,被香港的灯饰所吸引,于是买回壁灯,通过模仿制成,推出市场后,受到新婚新居装修的欢迎。后来他和创业伙伴成立裕华家用电器厂,从海洲村开始掀起了一股灯饰创业的热潮,海洲也成为古镇灯饰工业创立的发源地。

  古镇灯饰的发展,离不开当年的古镇政府的支持。1985年,古镇政府出台一系列“不与民争”的优惠民营企业政策,把镇集体企业中的灯饰企业撤出,让出空间给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在资金和用地上扶持帮助民营企业。东方灯饰公司、华艺灯饰公司等一批民营企业都是在1985年前后发展起来的。1989年,古镇政府规划建设“灯饰十里长街”,形成古镇最早的、有1000家商铺聚集的灯饰商业街,加速非公有制企业集群的发展、壮大。1992年后,古镇灯饰业凭借毗邻港澳台地区的优势,学习先进经验和技术设计,在自己产品的外形上下功夫,颇受消费者欢迎。灯饰业的厂企在全国各地开设自己的办事处,自己卖灯,推销产品,与温州灯饰进行激烈的竞争。古镇人形成了“提灯走天下”的行商模式。

  1993年,《羊城晚报》在《中山古镇靠个体经济富甲一方》报道中,引用当时古镇政府某位领导的线年,古镇人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及时了解国际上最新灯饰潮流,并用最快速度研制,大约每3个月就涌现一轮灯饰新潮流。

  1987年12月,新华社记者在《广东崛起“四小虎”》稿中这样写道:如今,来到广东这四块“虎地”,随便什么时间都能碰见寻找加工出口伙伴的海外工商界人士。他们纷至沓来,使得当地的乡镇企业和主管部门应接不暇。

  著名侨乡沙溪镇,发挥侨资侨力,用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成为珠三角重点工业卫星镇之一,到1989年时,有 “三来一补”企业86家;10家中外合资企业的产品,90%经香港转口国际市场。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南头镇和东凤镇发挥水陆交通便利优势,引进三资企业、三来一补企业,在工业发展上耕耘出自己一片天地,镇办、村办、个体办企业得到不同程度发展。

  三来一补、三资企业、村集体经济、个体经济,能够在乡镇大地发展,离不开中山优良的营商环境。

  1993年,中山市就首次召开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表彰大会,表彰一批勤劳致富、经营有方个体户,《羊城晚报》记者写下了《昔日街边仔,今番成明星》报道。从中可得知,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山市委、市政府就确定了“国家、集体、个体、联营”四个轮子一齐转的经济工作方针。当时,中山市还出台了新规定,对私营经济营业范围、经营方式、审批手续、信贷政策等进一步放宽,与国有、集体、三资企业一视同仁。

  1994年,中山市首次以市政府名义表彰了一批乡镇企业,被誉为“乡镇企业一百强”,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993年,中山市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和总收入,分别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成以上和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58%,缴纳税金、出口创汇均占全市大头,涌现了一批亿元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及在国内市场有很大占有率和一定知名度的名牌产品。

  我们再次将目光投回小榄镇,1994年初,已有800多家集体企业和6000多户私营企业及个体户,遍布全镇各个角落,拥有“固力”制锁厂、汇丰空调器制造厂、永大胶粘带制品厂、今日集团等知名品牌产品。在这里,许多致富的梦想开花结果。三位小榄青年白手起家,将小小“山寨厂”办成全国生产规模及销量均居第一位的电子点火燃气用具阀门专业生产厂,厂长叫何启强;中外合资企业华帝燃气具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就注重品牌形象……后来,在21世纪初期,他们分别发展成为“长青集团”“华帝股份”等上市公司,成为中山龙头代表企业。

  穿越深中通道①|台山初罢雾 岐海正分流!伶仃洋及香山全域沧海桑田的地理变迁

上一条:不锈钢弯管生产厂商将迎接一场产业革命 下一条:50年管道局在创新路上大步前行!